刘明康|《中国金融》70年 • 70人出格谈 编者按1950年10月1日,《中国金融》创刊,由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编辑室卖力编辑出书事情,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度金融目标政策,交流金融实际事情经验。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开办的第一本金融期刊,标记着新中国金融新闻出书事业迈出了第一步。2003年,《中国金融》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但其政策性、专业性、实践性的定位没有改变。
而今,《中国金融》已经成为金融宣传舆论战线中的重要一员,成为财经范畴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刊物之一。70年来,《中国金融》忠实地记载了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光辉过程,对峙不懈地为金融革新开放鼓与呼。为了纪念《中国金融》创刊70周年,“中国金融杂志”微信公家号将从10月1日起推出“《中国金融》70年 • 70人”专栏,由70位多年来存眷、支持《中国金融》,与《中国金融》同运气共发展的经济金融界带领、专家、学者,泛论中国金融业的革新成长故事以及与《中国金融》杂志的深厚情缘。
专栏推出序次以人物姓氏笔划排序;部门文字选自其在《中国金融》刊发的文章内容,推出前未经本人再次审阅。| 本期人物 | ▼ 刘明康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 刘明康谈银行业有效羁系 对峙“以人民为中心”和对峙增强金融羁系,切实防范“不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事情集会上提出的重要阐述。金融业只有不停总结经验和不停反思,才有可能自觉地把“以人民为中心”和“不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本身事情的基本。
基于此,我们该当对新环境、新问题有深刻的阐发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推进革新,创新与开放,迎难而上,迎接挑战,把我们的事业向做强偏向不停推进。市场上所有的事件并不都是周期性的。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风行所带来的经济困境就不是。国际上的地缘政治冲突,尤其是中美经贸摩擦造成的市场颠簸也不是。
由某一国度治理思路或反全球化的思潮对市场供给链再构的影响也不是。这样的例子另有很多。这种市场信心和消费低迷不行能用刺激办法来扭转,好比因为疫情在全球的重复不停冲击信心的恢复,问题泉源是有效的医疗而不是经济;而全球化自己的问题和各国之间的互助重构是由于缺乏共鸣,也不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因此,仅仅靠降息降准和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固然可以发生必然感化,但无法像往常一样启动苏醒并使经济成长连续向好。
我们必需检视这些深条理的新问题,不然量化宽松、零利率以致负利率政策能一直做下去吗? 我们的糊口方式和事情方式可能会产生持久性的改变,如行政与贸易对办公室或园区的依赖、很多行业业态以及人们的实践勾当城市改变,这些会大大影响整个世界经济苏醒的路径。而在这迅速到来的变化中,高科技一方面通过创新晋升了社会上很多行业的价值,另一方面临中小企业和公家就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根据传统“救市”的途径,不久人们一定看到资产代价迅速上升,风险偏好的巨大翻转,本钱和事情岗亭的大量流动。实际上,我们的金融业正在和这些变化赛跑。同时,仍存在一些应该变化和该当与时俱进的范畴,好比,对风险订价和尽职观察基础上的金融办事范畴,某些当局干预时有存在;一些审计事务所、评级机构的“不作为”和道德风险依旧,而法令法例建设相对滞后;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呼吁和期待小我私家破产法与金融机构破产法的到来;在授信向头部企业过分集中而经济“毛细血管”严重缺血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有关部分有意识、有意愿、有能力来高度协调,晋升事情的科学性和精准度,积极降低不确定性和提高市场可预期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但创新文化、法令支持以及金融羁系等方面仍存在滞后,这对晋升“以人民为中心”的客户体验以及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有影响的。
我们必需聚焦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并实现其与风险管控的均衡,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性路子来。对国际上产生的相关变化,要实时研究,精确阐发判断,作出正确对策,对峙本身前进的偏向。好比,美国对《多德—弗兰克法案》和“沃尔克法则”的修订,固然该当看到修订仍对峙了必然的风险节制原则,如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营业务仍有做市商要求的限制以及每年美联储仍需举行压力测试,可是总体上还应警惕,这样的做法并不值得鉴戒。
一是美国放松羁系主要目的是想重塑美国竞争力,共同当局吸引本钱、人才流回美国。二是放松羁系的国际示范效应不佳,因为一定激发羁系放宽的盲目竞争,一定会掩盖系统性风险症候和延缓“巴塞尔协议Ⅲ”和“偿二代”协议与法则的当真落实。
三是倒霉于新兴市场在疫情中的本钱流动风险节制以及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防控。但与此同时,对美国财务部与美联储在这次疫情应对中的高度协同性以及对市场纪律的尊重(如财务部没有要求美联储负担信用风险,而美联储用扩表增加流动性共同财务部大量欠债,用平稳的低利率和零利率债券市场实现乐成筹集资金)值得我们研究和鉴戒。总之,形势成长日新月异,金融事业和羁系事情都在发挥强大的感化,但也袒露出各方面的不适应性。
我们应发挥优势,强化忧患意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创新研究事情,让金融业为促进经济社会成长提供新的有力支持。——选自《中国金融》杂志2020年第19-20期《来自羁系者的思考》 - END- 在《中国金融》刊发的部门文章 ▼ 1. 2004年第1期,《开创银行业革新成长和羁系事情新场面》 2. 2005年第23期,《公司治理革新值得存眷的几个问题》 3. 2006年第12期,《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风险管控能力》 4. 2008年第17期,《以科学成长观指导解决银行业突出问题》 5. 2011年第13期,《中国特色银行业羁系的理论与实践》 6. 2019年第2期,《新制造业的金融办事》 独家冠名 ▼ 海纳数据,释放平凡数据的非凡潜力 支持单元 ▼ 支持单元 ▼ 支持单元 ▼返回,检察更多。
本文来源:球王会-www.ptmnls.com